报仇雪耻的成语故事


报仇雪耻

拼音bào chóu xuě chǐ

基本解释雪:洗刷;除去。报冤仇;除耻辱;也作“报怨雪耻”。
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若先王之报仇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


报仇雪耻的典故

东汉末年,孙坚英名天下,袁术封他为破虏将军,任豫州刺史。袁术令孙坚征讨荆州刘表,孙坚大败黄祖,被黄祖的部下吕公的箭手射死。孙坚的儿子孙策立志要为父报仇雪耻,在张纮的指点下,以江南为根据地,拥有江东六郡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报仇雪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全科人儿
生龙活虎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活蹦乱跳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。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性急口快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那何小姐性急口快,便道:‘娘这话也说得是,那么着,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,叫我妹子跟了他去。’”
逆来顺受 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12出:“逆来顺受,须有通时。”
专心一志 先秦 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,专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县久,积善而不息,则通于神明,参于天地矣。”
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 清·无名氏《说唐》第63回:“正是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,两人大战三十余合。”
经史百子 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子厚少精敏,无不通达……议论证据古今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